“文藝皖軍” 守正創新綻芳華

發布時間:2022-11-11

1.jpg

電視劇《覺醒年代》。(資料圖片)

2.jpg

徽劇《驚魂記》。(資料圖片)

3.jpg

黃梅戲《共產黨宣言》。記者 程兆 攝

4.jpg

黃梅戲《不朽的驕楊》。記者 李博 程兆 攝

640.jpg

舞劇《石榴花開》。(資料圖片)

     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,推出更多優秀文藝作品 ,始終是安徽文藝工作者的責任與使命?!拔乃囃钴姟迸c時代同頻共振,以精品奉獻人民,守正創新、砥礪前行,徽風皖韻不斷彰顯時代魅力,江淮文藝萬紫千紅綻放華彩。

扎根人民 文藝園地碩果飄香

近日,由安徽省文聯、安徽省曲協推薦,合肥市曲藝團報送的曲藝小品《社區故事》榮獲第十二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節目獎,這是我省連續第七次收獲這一全國性曲藝專業大獎。

“過去十年也是收獲滿滿的十年,原創作品在中國曲藝牡丹獎上捷報頻傳;參與過上千場文藝下基層演出,在街頭巷尾為市民帶去歡聲笑語;創排創新曲藝劇,豐富藝術創作,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?!焙戏适星噲F副團長孫銘澤認為,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,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”,再次強調文藝創作的人民取向,定位文藝發展的人民坐標。孫銘澤說:“接下來,我要學深悟透、加緊創作,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生活語言融入曲藝作品,承擔起舉旗幟、聚民心、育新人、興文化、展形象的使命任務?!?/span>

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,彰顯時代風貌,引領時代風氣。近年來,我省廣大文藝工作者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,深入生活、扎根人民,用心用情用功抒寫偉大時代,不斷推出精品力作。

長篇報告文學《一條大河波浪寬:1949—2019中國治淮全紀實》,4位皖籍作家歷經3年多時間,走訪沿淮15個地市60多個縣區,行程1.4萬多公里,采訪800多人次搜集資料;舞蹈《命運》、舞劇《大禹》、舞劇《石榴花開》榮獲中國舞蹈“荷花獎”;著名詩人陳先發的詩集《九章》榮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,安徽作家時隔22年再次收獲該項文學大獎;季宇、李鳳群分別獲得2018年度人民文學獎中篇小說獎和長篇小說獎;滁州日報記者汪強榮獲第十二屆中國攝影金像獎紀實攝影類大獎,安徽省攝影家時隔11年再次獲此殊榮……

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,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。文藝創作只有扎根人民,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、描繪人民、歌唱人民,文藝作品才能獲取源頭活水,才能贏得廣泛共鳴。

近年來,我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建黨百年和鄉村振興、長三角一體化等為題材,實施戲劇創作孵化計劃,新創舞臺藝術作品900多部,淮北梆子戲《永遠的大別山》等219個項目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,黃梅戲《不朽的驕楊》等300余部作品參加國家展演,《中國制造走向世界》等入選國家美術創作項目。全省民營院團發展到4000家,是2012年的3倍以上,數量全國第一,成為藝術繁榮發展的生力軍。

用心用情 展演展示惠民樂民

日前,以“文藝展新姿 精品獻人民”為主題,由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的首屆“大戲看北京”展演季在京開幕。黃梅戲《不朽的驕楊》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作品參與展演。

從高校到大劇院,從江淮大地到全國各地……在韓再芬的帶領下,再芬黃梅堅持全國巡演,把一部部原創大戲、經典劇目送到群眾身邊。

近年來,安徽文藝在新時代煥發新風貌新氣象,不斷用累累碩果奉獻人民、回饋人民。

在“我們的沃土我們的夢”“金寨紅”“大淮河”“到人民中去”等主題采風創作活動中,每年有上萬名文藝工作者行走江淮大地,汲取創作營養?!拔幕曦洝钡然顒?,將文化大餐直接送到百姓家門口。中國黃梅戲藝術節、全省優秀新創劇目展演、全省地方戲曲匯演、全省惠民巡演鄉村行、全省美術書法作品聯展等活動,走進校園、社區、鄉村,藝術成果更多惠及廣大人民群眾。

今年9月,2022年安慶“十一”黃梅戲展演周采用“線上+線下”形式舉辦,展示最新創作成果。今年是黃梅戲展演周舉辦的第十個年頭,這一文化品牌,創作推出了一批優秀文藝作品,有力提升了黃梅戲在國際國內的影響力,推動安徽文化整體實力的提升,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。

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,“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,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?!苯刂聊壳?,全省1795個公共文化場館實行免費開放,年服務超過1億人次;連續五年舉辦“鄉村春晚”8000多場;從2014年開始,“送戲進萬村”累計演出17萬多場,年均2萬場左右,成為全省最受歡迎的民生工程之一;持續組織群眾歌詠、廣場舞大賽等活動,打造專屬于群眾的文藝舞臺……群眾文化活動更加豐富。

通過展示展演,源于人民的優秀文藝作品服務人民、滋養人民,也帶動了基層人民群眾的文藝創作積極性。

創新創造 激發活力面向未來

11月6日晚,由安徽省委宣傳部策劃推出的重大革命題材電視劇《覺醒年代》斬獲“金鷹獎”最佳電視劇獎,編劇龍平平獲最佳電視劇編劇獎,劇中蔡元培的扮演者馬少驊獲最佳男配角獎。

“延喬路短,集賢路長,他們沒能匯合,卻都通往了——繁華大道?!?這句話在線上線下廣為人知,2021年播出的《覺醒年代》火速“出圈”。

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,“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,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?!薄队X醒年代》的“圈粉”,離不開基于藝術創作規律上的美學突破與類型創新。

紅色主題,是永不過時的篇章,它是精神賡續的原鄉,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。

近年來,我省文藝創作著力于紅色文化領域的重大選題,在傳承中弘揚發展,不斷開拓進取。電影《革命者》、黃梅戲《不朽的驕楊》《共產黨宣言》、電視專題片《百年壯歌》、圖書《中國共產黨安徽簡史(1921—2021)》等一批精品力作,在全國奏響紅色主旋律,更是通過藝術形式創新收獲了年輕群體的關注與熱愛。

科技成果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,成為文化創作的引擎,直接為圖書出版、電影電視等領域提供豐富素材和創作源泉。

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省涌現出一大批原始創新和技術產品創新的重大成果。長篇科技創新主題小說《追風》,通過一批熱愛國家,不斷進取、奮發有為的科技創新群體形象,展現科技創新成果和城市發展,先后入選安徽省中長篇小說精品工程作品、中國作家協會2020年度定點深入生活作品、中宣部全面小康跟蹤主題文學作品??萍脊ぷ髡叩墓适峦ㄟ^文藝作品鮮活地展現,科學知識通過文藝創作平臺在普通群眾中得以傳播。

要讓文藝事業持續擁有創新創造的活力,必須建立完善的人才梯隊。

“徽劇要活起來,絕不能成為‘博物館藝術’。傳承發展徽劇藝術,是當代徽劇人不可推卸的責任,我們得抓緊努力,用心培養好接班人?!? 安徽省徽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汪育殊堅守徽劇舞臺30多年,憑借《驚魂記》登上第28屆中國戲劇“梅花獎”榜首。他認為,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,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,創作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精品佳作,離不開德藝雙馨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的培養,讓優秀文藝創作持續煥發蓬勃的生命力。 (記者 朱琳琳)


掃描二維碼用手機瀏覽
0
+1
,十九岁在线观看免费,护士人妻HD中文字幕,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综合
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